作者:塔尼亚•方特尼斯,CSTA编辑员
发表日期:2019年1月22日
文章类别:支点论文
《支点》,2019年1月76期
生物动力的力量
在职业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威廉·加纳·萨瑟兰(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博士敦促他的学生们“无为而治”(不要从外部使用任何力量,让完美的潜能发挥作用)。我们的工作严格遵循这一准则,以萨瑟兰博士所称的“原始呼吸”(生命最基本的秩序力量以潮汐式表达)及其体现的生命力为导向,萨瑟兰博士称之为“潜能”或“液态之光”。“这些基本的生命力量与我们早期生活中遇到的条件力量相互作用,在目前的条件下,保持我们的形态和功能处于最佳健康状态。”
罗林•贝克尔博士是萨瑟兰博士的学生,他进一步发展了萨瑟兰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生物动力学“这个专业术语。强调“倾听”方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并利用身体内自我纠正机制的潜能。贝克尔博士将生命的内在形成力描述为生物动力。这区别于生物力学或外来之力。
富兰克林•希尔斯进一步完善和阐明了生物动力学的概念和过程,并与其他老师一起开发了一套整骨疗法之外的,清晰和可持续学习的头荐骨生物动力学的系统课程。作为这个疗法从业者,我们学习了如何导引所谓的三个体或三个场域,生物体、流体、潮体,还有三个相互作用的场域,每个场域包含另外一个场域。密度最大的是生物场(细胞和组织),密度稍小的流体场包裹(流体和潜能),然后再被密度最小,但是最强大的长潮场域包裹。这些场域都可以被感知且悬浮在广阔的动态静止状态,其中心是光和频率的原始有序矩阵。在这个疗法中,以贯穿生命持续表达的胚胎学和点火过程。我们倾向对原始呼吸的更深潮汐、动态静止的领域和内在健康的取向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范式转变,因为即使在死亡的过程中,健康也始终在起作用。
关系的存在
由于受到早期英国分析学家弗兰克•雷克、唐纳德•维尼考特和罗纳德•费尔贝恩的影响,头荐骨生物动力学这个疗法从根本上与自然相关且需要从业者的存在。谨慎生物协商一个安全的、以心为中心的场域,是通过接触的仪式来教导的,它创造了一个空间,在那里我们可能出现和治愈我们最早的存在需求。
“关系场域“这个术语被使用在头荐骨生物动力学,它源于核心过程心理疗法,此疗法由卡鲁纳学院的莫拉•希尔斯开发的。因为,卡鲁纳的生物动力学课程非常强调建立安全的关系场域。这包含产生一个无条件接触他人就是他人的心中心场域。
当我们在我们的自我-人格自我、我们的条件设置和生活经验的波形下安顿下来时,我们向巨大的创造力量开放,宇宙从持续改变秩序和结构的简单维护状态进入到神秘的疗愈。也就是说疗愈可以展开在我们眼前,我们只需要坐着等待被服务与见证即可。到那时我们并不只是被动地观察者,我们的参与和意向变成了一种催化剂或表达的渠道。
我觉得这部作品既深刻又优雅。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的经历,以及目睹这些宇宙力量的作用,让我感到敬畏,并常常深受感动。
接触的仪式有一些系列的步骤,这可以让从业者建立安全和协商过的关系场域。放慢我们自己,以便匹配个案内在的节奏, 保证了我们的注意力不会太侵入,协商出来的品质是清晰和舒适的接触,这个接触就是为了给到个案安全的品质,这样个案的身体系统可以安住下来,表达更深层的基础呼吸。我们的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声音和手势,还有通过心脏巨大的生物电磁波场直接的心与心的沟通,这都会刺激我们社交系统。现代神经系统科学认知到安全感的转化力量,尤其是创伤。在安全的关系场域里,透过关系场域的接触、导入资源、表达健康、还可以有技巧的反馈与问询,身体里的创伤可能会被疗愈和解决。
小乘佛教对卡鲁纳流派的教学有很深的影响。实际上,“卡鲁纳”是梵语和巴利语的慈悲,表达去除伤害和苦难的愿望。它是四大梵天之一或“神圣的住所”,也是佛陀鼓励僧侣和凡人去培养和传播的善根。
佛陀常被称为“最伟大的医师”,因为,与形而上学的东西相比,他总是更关注人们所受的苦。我们可以理解为被有毒的箭射伤了。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去推测它是如何发生的,这对去箭和减轻伤口带来的痛苦是没有帮助的。 头荐骨生物动力学疗法与其他自然疗法相同的点是不关注“故事”或当前情况的本质,相反,它与我们在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或反应中为自己制造的痛苦一起工作。我们看到,每一个惯性支点都是由于健康在起作用,它包含并集中了条件力量,这些来自于生命早期造成的影响形成的力。
我觉得这部作品既深刻又优雅。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的经历,以及目睹这些宇宙力量的作用,让我感到敬畏,并常常深受感动。
Tanya 塔尼亚 是卡鲁纳学院 头荐骨生物动力学基础训练的高级导师/课程协调员。她还在国际上教授研究生课程。
参考文献:
1、查瑞奥娜•曼萨穆•希尔斯,2018年,《生命之息——头荐骨生物动力学导论》,页数184,出版社:北大西洋。
2、威廉·加纳·萨瑟兰博士,1990年《在整骨疗法科学中的教学》,出版社:萨瑟兰头荐骨教学基金会。
3、罗林•贝克尔,1997年,《生命中的运动——整骨疗法的观点》出版社:静止出版社。
4、麦肯锡•罗林,2003年《能量之心——人与人之间的生物磁沟通》,心数学研究所
5、伯根斯•斯蒂芬,2017年《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感觉安全的力量》,诺顿系列——人际神经生物学,出版社:诺顿
6、富兰克林•希尔斯,2016年《头荐骨生物动力学基础》第二卷,出版社:北大西洋。